电缆敷设工作应在电缆通路和设备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并经检验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以保证安全和质量为原则,安装前施工负责人要进行质量预控工作,质量控制点可设置如下。
1 电缆通路工作目前平台上的电缆主要通过梯形电缆托架(轻铝合金)敷设,一部分小电缆走马脚、小托架、角钢和槽钢。通路工作包括马脚、护管、电缆托架支架的预制、安装和电缆托架的安装等相关工作。所有材料的预制、安装、固定应正确,焊接固定牢靠,支架应横平竖直,垂直偏差和水平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应熟悉托架支架尺寸及其安装位置,避免因碰撞、空间受限等常见问题,引起人力、工时、机具的浪费,为电缆通路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电缆通路工作完善后,电缆通路严禁踩踏、吊管支架,以防变形。
2 电缆敷设
a. 电缆敷设前施工人员应熟悉电缆走向、层数、等级,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上小下大,先长后短,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做好电缆放线计划,画出电缆的敷设次序,走向示意图,以防电缆的交叉和混乱,以便敷设时大量人员有序地搬运、敷设电缆。
b. 敷设过程中,不允许电缆绞缠,且电缆不允许有打结现象,沿途对电缆不得造成划伤、砸伤等外力破坏。
c. 电缆的敷设高度不能超过托架的帮高,而且电缆托架的填充率一般不超过托架内部面积的40%。电力电缆、自控仪表电缆、通信电缆分层敷设、高压电力电缆和低压电力电缆分层敷设、电缆的弯曲半径通常情况下,不得小于6~10 倍的电缆外径。
d. 线到位后,初步整理电缆在托架上的布置,采用绑线进行临时绑托。电缆全部敷设完成后,要使用外表镀塑的不锈钢扎带紧固在电缆托架或马脚以及U 型槽钢、角钢上,电缆扎带的绑扎间隔水平方向上不应超过750mm,垂直方向上不得超过500mm。
3 电缆的贯穿、截止和连接穿过甲板和墙壁的电缆应该采用合适的MCT 或护管。电缆敷设穿过贯通件时,每端至少保持150mm的直段,以免电缆和贯通件不对中。所有贯通件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量,且电缆敷设完成后,用密封堵料密封。电缆两端均按照设计要求留有足够的备用长度,末端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标记,通过填料函进入的电缆在填料函后应留有一定的直线段,其长度应为填料函长度的1.5 倍,被截止时其端部要用防潮防水的密封帽或防水PVC 胶带进行密封。电缆终端制作是平台组块建造中有具体质量要求的环节,其决定着组块配电系统以后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如高压终端的制作等。此阶段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工作中电工刀的正确使用及热风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剥电缆时一定要量好尺寸,下刀要恰到好处,决不能伤到线芯的内部绝缘层,并留有1cm 左右的屏蔽网。热缩三叉时要从三叉中心向两头缩,并保持均匀,决不允许从两头向中间缩。制作完的电缆终端不能有毛刺,采用的接线端子要与电缆及设备接线点有良好的连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接线,并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确保接线的正确性。高压电缆终端头制作时,应选择晴好天气、温度、和湿度在规定范围内,终端头的型式、规格、结构、所用材料、部件均应符合技术要求,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完毕后,须做耐压试验,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